家风与家教无疑是家庭中最重要的部分。父母的言传身教,将深深影响孩子的一生。那么,作为老一辈革命家,他们是如何教育子女的呢?
侯耀华,这位著名的相声大师,有一个特殊的同班同学——李勇。李勇的身份可不简单,他的母亲是李富春与蔡畅的唯一女儿,而蔡畅更是中国历史上知名的革命家。自小,蔡畅对李特特和外孙李勇的教育非常严谨。她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思想品质,让他们明白做人的道理。
有一次,侯耀华去找李勇玩,无意中看到李勇家中有一台相机。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十分新奇的物品,侯耀华一时兴起,开始摆弄它,甚至爱不释手。临走时,他依依不舍地请求李勇将相机借给他带回家玩。李勇从小被教育要大方待人,因此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侯耀华的请求。侯耀华带着相机高高兴兴地离开了。
展开剩余82%然而,当蔡畅回到家里时,她立刻发现了相机不见了。李勇坦然承认相机是借给侯耀华的,蔡畅并没有表现出不悦,而是温和地提醒他要记得把相机拿回来。李勇答应了,但时间一长,相机仍然没有归还。蔡畅开始生气,她担心李勇撒谎,担心相机可能被侯耀华摔坏了,而李勇因怕受责罚而不敢坦白。于是,她决定让李勇把相机原封不动地拿回来。
李勇此时也急了,尽管他多次催促侯耀华归还相机,但侯耀华一直拖延不肯还。最终,李勇不得不求助于自己的好朋友张寰。张寰了解侯耀华的脾气,决定采取强硬手段,他们直奔侯耀华家去找相机。侯耀华这才勉为其难地拿出了拆散的相机零件——原来,这位好朋友在借走相机后,竟擅自将其拆开,完全没有修理能力。李勇无奈地带着一堆零件回到家,准备向外婆交代。
蔡畅听完事情的经过后,并没有责怪李勇。她认为,相机坏了没关系,重要的是孩子没有撒谎,保持了诚实。蔡畅同志的教育理念,尤其是在思想品德方面,真是十分深远和严谨。
蔡畅和李富春的相识可以追溯到法国勤工俭学时期。为了生存,他们不仅要努力学习,还得工作赚取生活费和学费,生活异常艰苦。这段艰难的岁月让他们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。而李特特,作为他们的独生女儿,自然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,尤其在母亲的节约精神方面。
蔡畅经常和女儿李特特提起自己年轻时的艰苦岁月,尤其是她做小学教师的那段时光。15岁时,蔡畅便开始了自己的工作生活,虽然薪水微薄,但足以维持生活。她只有一件旗袍,身为老师的她深知要保持得体的形象,但她也没有钱买新衣服。每天,她白天穿着旗袍去上课,晚上回来就立刻清洗、晾干,第二天继续穿。这并不是在向女儿抱怨,而是在教育她:生活的资源是有限的,不能浪费。李特特那时年仅7岁,怎么能理解这些呢?她只是看到一条漂亮的小裙子,眼巴巴地盯着,舍不得离开。蔡畅看在眼里,知道她想要那条裙子,便直接把她拉走了。为了补偿女儿,蔡畅亲手做了一条裙子送给她。李特特收到了心爱的裙子,心情愉快,迅速忘记了之前的小抱怨。这份特别的礼物成了她成长中的美好回忆。
蔡畅自小就过着节俭的生活,这种生活态度一直延续到她成为革命家、担任重要职位后。新中国成立后,蔡畅夫妇在国家工作时,中央为他们配备了一辆吉普车,但蔡畅却果断拒绝了这辆车。她认为,工作时用专车,生活中并不需要多余的车辆,浪费不值得。她常常告诫女儿和外孙:公车是公事所用,不能随便用于私人事务。李勇看到这辆威武的吉普车,心生向往,央求外婆让他坐车出去玩。蔡畅毫不动摇地拒绝了孙子的请求,耐心地解释道:这辆车是专为工作而配的,不能随意使用。虽然李勇当时尚不理解,但在蔡畅的教诲下,他早早学会了公私分明,懂得了责任和节制。
李特特小时候并不了解家中父母所从事的革命工作。1928年,她和母亲在上海团聚,年幼的她以为这就意味着和母亲过上幸福的生活,然而现实却远比她想象的复杂。上海充满了危险,她的新家也是地下革命组织的联络点。蔡畅一家在危险中不断搬家,换名。李特特虽然不懂得其中的意义,但她在母亲的悉心保护下,一次又一次地躲过了危险。母亲的言传身教让她早早养成了谨慎和机警的习惯。尽管她年纪小,却不知不觉地也参与了母亲的革命工作。
蔡畅的哥哥蔡和森,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,英勇牺牲于36岁。蔡畅始终不忘教育自己的孩子们,时刻提醒他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,牢记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,抄写革命先烈的故事,弘扬他们的革命精神。她常让李特特和外孙读书、写资料,提醒他们要牢记父母为革命事业付出的巨大牺牲。
蔡畅的育儿观念深入人心,尤其是她培养子女为国家贡献力量的理念。李特特的求学之路也受到母亲影响。尽管中国的革命胜利尚未到来,李特特已经意识到自己未来肩负的责任,她选择了去莫斯科攻读农业专业,并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,前往北大荒为农业发展贡献力量。这里的艰苦环境让她经历了不少困苦,但她从未退缩。虽然生活艰难,李特特始终坚守岗位,带领农场走向丰收。
李特特的奋斗经历并没有因退休而停止。虽然她在1988年从农业科学院退休,过上了相对安逸的生活,但她依然未曾停止过为社会贡献力量。她成立了扶贫基金会,帮助贫困地区修路、打井、办学、资助孩子们上学。她甚至不惜奔走各地,努力筹集资金,直到贫困地区的人民得到了帮助。她坚信,不论个人生活怎样改善,都不能忘记那些为革命、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。
李特特的坚韧与奉献,不仅延续了蔡畅和李富春的家风,也诠释了革命家庭对下一代的深远影响。蔡畅的教育理念,以及她的革命精神,深深影响了她的女儿李特特一生。而李特特,作为新中国的建设者,也将自己的青春与力量奉献给了祖国,成为了人民的骄傲。
发布于:天津市淘配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